25歲,擔心落后于同齡人;30歲,擔心生活依然漂浮不定;35歲,擔心就業瓶頸期;40歲,擔心孩子的未來成長;45歲,擔心自己及父母的身體健康……
在高壓的快節奏生活中,我們習慣于以當下的狀態去預估未來的結果,而覺得未來渺茫的時候,就會陷入提前焦慮的狀態,從而打亂生活的節奏。我們和時間的相處,似乎脫了節。
如何與時間相處,成為了我們生活的新命題。圍繞著這個問題,養固健和思想家、哲學家吳伯凡先生共同開展了討論,并攜手共創了短片——《時間的生活家》。
點擊觀看精彩視頻
在短片中,吳伯凡先生說道:“有人智慧,像樹一樣,與時間好好相處,時間,會給我們安然的滋養?!比松@看似漫長的旅程,其實歸根到底不過也是四季,是十二時辰的生活。
在人生的春夏秋冬,如樹一樣,順著時間的節奏固住根本,扎穩生命的根,篤定前行,時間便會給你答案。
順時而養,這是吳伯凡先生給出的回答。遵循時間的指令,從容不迫地鞏固沉淀自我,最終讓他成為了知識淵博、溫潤如玉的思想家、哲學家。
順時而養,也是養固健一直以來倡導的理念。順時而養,扎根固本,保持身心的平衡與自洽,終會收到時間的獎勵,讓生命之花,精彩綻放。
順時而養,扎根固本
做時間的生活家
那么應該如何順時而養呢?古人早已給了我們答案。古人根據十二時辰、二十四節氣的變化總結出了“順時而養”的生活規律,傳承數千年,至今仍是我們寶貴的智慧結晶。
順時而養,重在“順時”
順時而養,首先要“順時”,順應一天的時辰、一年的時節、一生的時段。過好每一天,每一年,才能過好一生。
順時而養,要兼顧“四合理”
其次,“養”要遵循“四合理”的養生方法:飲食有節、起居有常、運動有度、情志有衡。順時“四合理”,方能事半功倍。
01順時而食
《黃帝內經》中說:“不時不食,順時而食”,即飲食要順應自然的規律,應季而食。
◆春季飲食上少酸多甘,適當食用蔥、韭菜等辛溫食物,扶助陽氣。
◆夏季可多吃生姜、大蒜,祛濕祛溫;還可多食西瓜、苦瓜清熱降火。
◆秋季可食用蜂蜜、雪梨清潤生津,同時忌食辛辣。
◆冬季可多吃豆類、堅果等食物,溫補養腎。
02 順時起居
《閑情偶寄》有云:“養生之訣,當以睡眠居先?!币虼隧槙r起居,重在順時而眠。
首先要睡好子午覺,子時大睡,午時小憩,有助于養陰養陽。
其次,可根據四季的變化來調整日常起居。春季晚睡早起,謹防春寒;夏季晚睡早起,適當午休;秋季早睡早起,適度“秋凍”;冬季需早睡晚起,做好頭、背、腳保暖工作。
03 順時而動
中醫認為,人體的氣血運行會隨著時間變化而變化,因此運動也需根據四季變化,順時而動。
◆春季可以到空氣清新的戶外郊游、踏青、放風箏。
◆夏季運動不宜劇烈,可以選擇散步、游泳、養生操等運動。
◆秋季可以選擇登山、太極拳等運動。
◆冬季鍛煉需做好御寒保暖工作,室內可選擇健身操、瑜伽,室外可做太極拳、八段錦等溫和運動。
04 順時養心
心定則氣順,氣順則血暢,氣順血暢則百病消,因此,養生需先養心。
◆春養肝,肝木喜條達,故春季需做到心胸寬廣戒暴怒。
◆夏養心,酷暑易讓人心生煩躁,需戒驕戒躁平心靜氣。
◆秋養肺,肺部對天氣變化敏感,易抑郁悲傷,此時需戒掉憂思,樂觀豁達。
◆冬養腎,陽氣不足易變得萎靡不振,可多曬太陽振奮精神,擺脫恐懼。
時間如潮水般永不停息,我們無法阻擋。然而,我們可以在時間中找到生活的智慧:鞏固根本,順時而養,做時間的生活家。踏實且篤定地付出行動,自會收到時間之禮。
0
換一換
0
無限極服務
微博
無限極(中國)
無限極視頻號
紛享薈商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