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醫學認為,秋季養生重在養肺。由于秋季轉涼,天氣干燥,肺部易受傷害,稍有不慎,便會發生感冒、咳嗽,一些患有哮喘病、支氣管炎的患者也往往在秋季病情開始加重。隨著深秋的腳步越來越近,養肺、潤肺就更要注意啦!
今天,第四屆國醫大師、全國首席健康科普專家王新陸教授將為大家帶來關于“肺”的深入解讀。
肺就像是一個輔佐君主的宰相,它和心臟同在上焦,相互依存。肺主要掌管氣息,而心臟則主宰血液,氣息和血液之間有著緊密的聯系。
當我們呼吸時,氣息會在肺的作用下上下運動,使我們的氣道保持通暢。這意味著我們可以通過呼吸來交換體內的氣,并調節體內水液的運行和排泄。
肺與腎也有著密切的聯系。肺金生腎水,這意味著肺和腎之間有著相互促進的關系。如果肺的功能出現問題,不僅會影響到肺本身的運作,還可能導致其他問題,例如痰飲和水腫等。
此外,肺還需要靠脾來滋養。肺在腎(先天之本)和脾(后天之本)之間起著橋梁的作用,這說明人體內部的各個器官之間是相互關聯、相互依存的。因此,保護肺是非常重要的。
“肺主皮毛”,如果肺氣充足,皮膚就會得到充足的營養和氣血供應,變得光滑柔軟,毛孔細膩;相反,如果肺氣不足,皮膚毛孔會變得粗大,抵抗力下降,容易過敏、長粉刺、出紅疹、皮癬等。
“肺開竅于鼻”,如果肺氣正常,鼻子看起來光亮,毛孔細膩;而當肺氣不足時,鼻頭發紅,毛孔變得粗大。因此,我們可以看到,皮膚、咽喉、鼻等部位的疾病都與肺有著密切的關系。
“肺為嬌臟”,“嬌”這個詞可以理解為嬌氣,因為肺很怕燥熱、怕熱、怕寒、怕臟的環境,這些都會對肺造成傷害;同時也可以理解為“靈敏”,因為肺能夠通過鼻子和皮膚感知天氣的變化,及時向君主報告,然后由心來調節五臟六腑的功能,以適應環境的變化,保持身體的健康狀態。
現代生活對肺的影響比較大:氣候變暖帶來熱的傷害;空調長開一方面抽干水分、帶來燥的傷害,一方面又夏行秋令、導致肺氣不宣;街道上有汽車尾氣、商場里久久不散的裝修氣味、施工帶來的灰塵、公共場合屢禁不止的吸煙產生的二手煙、室內的空氣污染,這些都讓肺這個喜愛潔凈的嬌臟備受摧殘,怎么能健康呢?!
要養好“肺”,就要做到“常滋潤、勤通風”。少吃辛辣刺激的食物,多吃生津清潤食物,例如楊桃、柚子、雪梨、玉竹、百合、銀耳、蜂蜜等。
另外,無花果、白茅根也能起到潤肺的作用。《神農本草經》記載,無花果有滋補、清熱潤肺的作用,白茅根可用于調理肺熱咳嗽,并有味甘而不膩膈、性寒而不傷胃的特點。
無限極健康養生理念建議您:
秋季氣候多清涼干燥,多注意養肺護肺。做到飲食養肺、運動健肺、呼吸清肺、按摩護肺、常笑宣肺,肺系統功能正常,則機體抗病能力強。
文章來源:國醫大師王新陸教授著作 《養生固本 健康人生》
0
換一換
0
無限極服務
微博
無限極(中國)
無限極視頻號
紛享薈商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