俗話說“百草回芽,百病始發”,春天既是萬物復蘇之季,也是疾病多發之時,呼吸道疾病、過敏性疾病、心血管疾病等進入高發期。
中醫學認為,“正氣虛弱而生邪”,如果一個人的正氣充足,就可以抵御致病邪氣的入侵。因此,春季注重扶正氣、調養免疫力,是預防疾病的關鍵。
根據《2023全民中醫健康指數研究報告》,55.7%的居民依然有正氣不足的困擾。該如何調理呢?本期“大咖說”,一起來聽聽中醫專家陳家旭教授關于正氣的精彩分享。
陳家旭
中華中醫藥學會中醫診斷分會常務委員
北京中醫藥大學教授
正氣,主要有三個方面:首先,它是人體適應環境、自然社會的能力;其次,它是人體抵抗疾病的能力;最后,它是人體得病后自我康復的能力。
《黃帝內經》中有言:“正氣存內,邪不可干。”意味著只要人體的正氣強盛,外來的邪氣就不容易侵入。正氣與邪氣是相對的,因此保持正氣的充盈至關重要。
正氣不足的表現,在中醫的望、聞、問、切四診中或我們日常生活中可以覺察出來。比如目光少神、視物模糊、面色晦暗、精神不振、容易疲勞、記憶力減退、失眠等。
此外,還可能出現吃東西沒味道、食欲不振、大小便異常,以及容易生病,比如說感冒,且病且病程度較長,遷延難愈。
要調理正氣不足,需要從自身著手,重視日常調養。在飲食方面,建議多攝入如小米、山藥、紅棗、香菇、猴頭菇、蓮子等補益食物,并盡量減少攝入寒涼食物或具有破氣作用的食物。
起居運動方面,冬季要注意保暖,夏季要防暑降溫,保持勞逸結合,避免熬夜,并盡量每天午休20分鐘;應避免過度或長時間憋氣的運動,運動后避免大量出汗或立即飲用冷飲。
除了養成這些良好的生活習慣,建議合理使用一些中草藥,如靈芝、人參、黨參、黃芪等,可以煲湯或泡水喝,可以起到扶助正氣的作用。
0
換一換
0
無限極服務
微博
無限極(中國)
無限極視頻號
紛享薈商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