骨肉瘤、乳腺癌、肺癌……來自江蘇南京的王女士年僅32歲,卻先后患上了5種癌癥!
然而,王女士并不是家中唯一的癌癥患者,她父親在2009年查出胃癌,后來又發現肺癌和軟組織腫瘤,遺傳基因檢測結果發現,她父親的基因有TP53變異,而且遺傳給了她......
每個人體內都有原癌基因,抗癌力很關鍵!
TP53基因是人類體內一個非常重要的抑癌基因,也被稱為“守護基因”或“基因組的守門人”,其突變或變異可能會導致失去對腫瘤細胞的抑制能力,增加患癌風險。
人體內存在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。原癌基因是細胞內的一類正常基因,主要作用為促進細胞的生長、增殖和分化,在正常細胞中,原癌基因的表達量一般較低,如果原癌基因的結構或調控區發生變異,基因產物增多,則會使細胞過度生長,從而形成腫瘤。
抑癌基因也是細胞內的正常基因,其作用與原癌基因相反,主要對細胞的生長起抑制作用,當該基因突變或者失活,則無法起到抑制細胞生長的作用,細胞過度的增生,導致腫瘤發生。
當外界刺激如環境、飲食、精神心理等眾多因素作用于細胞中的DNA時,造成了DNA的結構或功能發生變化,就會打破體內原癌基因與抑癌基因的平衡。
根據研究發現,每個人體內都有原癌基因,而抗癌力的存在使得大多數人與原癌基因相安無事。但如果身上抗癌力較大程度地流失,很容易導致癌癥。而一些患癌的人,可以痊愈,甚至帶癌生存,就是因為激發了自身內在的抗癌力。
保護好你的“抗癌力”,做好5點!
抗癌力指的是人體本身所具有的一類真實存在的綜合能力,它可以幫助機體防止癌變,擺脫癌癥干擾,從癌癥損傷中恢復,對于癌癥病友來說必不可少。抗癌力是由身體素質、免疫力、心理健康水平、生活習慣等多種因素決定。
其中,免疫力是人體最重要的防御系統,能抵抗外來病菌入侵、清除垃圾細胞,還能對多種病原體形成強烈的免疫防線,從而保護著人體的健康。
但癌癥患者往往免疫力相對低下,導致整個身體的保護機制受損,容易出現傷口反復感染、疲憊不堪、感冒發燒、呼吸道感染等,還可能引發更嚴重的其他疾病。
那么,我們該如何提高自身的免疫力,增強抗癌力呢?
1. 好的“抗癌力”可以吃出來
保持健康的一日三餐,每天吃谷薯類(糧食類)、蔬菜水果類、蛋白質類(尤其是優質蛋白質),以及油脂類(包含烹調用油和堅果)。建議一周吃25種以上的食物,有助于保證營養均衡、合理搭配。
身體慢性低度炎癥狀態是誘發腫瘤的機制之一。《抗炎飲食預防腫瘤的專家共識》建議,平時可以多選擇攝入一些全谷物、不飽和脂肪、蔬菜、水果、茶以及優質蛋白質(魚、家禽、雞蛋、瘦肉、低脂乳制品、大豆食品、堅果)等。
2. 好的“抗癌力”需運動來助力
2021年發表在《體育運動醫學與科學》期刊上的一項研究顯示,運動不僅能改善整體健康,還會釋放出一種減緩癌細胞生長的“秘密武器”——肌細胞因子,給身體內創造一個“抑癌環境”。
不主張過度、疲勞的運動。建議采用輕松的有氧運動,有助于提高人體耐力素質,跑步、瑜伽、太極拳、八段錦都是不錯的運動項目。成年人建議每周中等強度有氧運動150分鐘。
3. 好的“抗癌力”需要良好心態
醫學專家指出,壞情緒是誘癌因素!胃癌、肝癌甚至顱內惡性腫瘤等,與易怒、“小心眼”、過度壓抑自己情緒有關。
建議合理安排工作時間,每天做放松訓練,適度宣泄負面情緒,保持與外界的聯系,積極鼓勵自己,通過調整心理狀態來改善免疫力。
4. 好的“抗癌力”離不開好睡眠
睡眠與人體免疫力密切相關。良好的睡眠可使體內的淋巴細胞數量明顯上升。而淋巴細胞,在與惡性腫瘤的戰斗中,發揮著重要的作用。
如果得不到充足的睡眠,負責對付病毒和腫瘤的細胞數目會減少,生病幾率隨之增加。不一定要睡足8小時,只要早上醒來覺得精神舒暢就可以。
5. 好的“抗癌力”也得有好意識
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院腫瘤科副主任醫師姜永生提醒,平時要留意這些常見的腫瘤早期預警癥狀:
· 持續性聲嘶、干咳、痰中帶血;
· 消瘦、貧血或大便習慣改變、大便帶血;
· 吞咽困難胸骨后不適感;
· 頭痛、耳鳴、聽力下降、鼻咽分泌物帶血;
· 無痛性血尿;
· 身體表淺部位出現異常腫塊;
· 體表黑痣或疣色澤改變和增大;
· 皮膚黏膜潰瘍不愈;
· 不明原因的發熱;
· 不規則、不正常陰道出血。
無限極健康養生理念建議您:
養成良好的生活方式,調整好飲食、睡眠和運動是保持身體健康的關鍵。
本文轉載自公眾號“健康時報”2023-09-18文章《32歲已患上5種癌!醫生:每個人都要保護好自己的“抗癌力”!》,版權歸原作者所有。
0
換一換
0
無限極服務
微博
無限極(中國)
無限極視頻號
紛享薈商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