冬日里的一碗暖湯,
總能牽動人心。
食材與水透過火的溫度
和烹飪的技法,
不僅為人們獻出美妙的滋味,
也帶來了滋補養生的功效。
湯,是人們所吃的食物中最富營養、最易消化的品種之一。研究表明,經常喝湯的老年人相比不經常喝湯的老年人,具有更好的消化功能、免疫力和更低的患病風險,因此也擁有更好的健康狀況和更高的壽命。[1]
《黃帝內經》中,“湯液醪醴”這一部分也多次提到了湯在養生和治療疾病中的作用,認為它是上古時期人們常用的一種良藥。
說起喝湯,不少人想到廣東省,其實在北方也有一個喝湯大省,那就是河南。其中,文化古都洛陽還因其種類豐富的湯品,被稱為“湯都”。
數據顯示,2021年,河南省人均預期壽命達到77.9歲,居民健康素養水平達到28.4%,超越全國平均水平。今天就從“湯”開始,帶大家了解河南人的健康養生之道。
養生湯種類豐富
河南人愛喝湯,就連見面打招呼都要問一句:"喝湯了沒?”他們將喝湯視為一件很重要的事情,滲透到了生活中的點點滴滴。
河南人養生的湯品有很多種,胡辣湯可謂是最具代表性的湯品之一,它由骨頭湯做底湯加入多種天然中草藥按比例配制的湯料,如肉桂、陳皮、花椒、丁香、黃民、獲苓等,以及胡椒、辣椒等調味料制成的,具有溫中散寒、理氣止痛、補血益氣等功效。
出自張仲景的《金匱要略》的當歸生姜羊肉湯,是經典藥膳,由當歸、生姜和羊肉組合,具有補血、活血、暖胃作用;黑豆紅花瘦肉湯,能夠滋補肝腎、活血明目,適合肝腎陰虛的人群食用。
還有豆腐湯、驢肉湯、牛肉湯等,也是常見的養生湯品,它們具備不同的營養價值和功效,源源不斷地為河南人的健康生活注入能量。
融合傳統與現代的養生智慧
河南人的養生之道,不止喝湯
這片承載著中華文明數千年歷史的士地,也是養生的寶地,人們的養生之法也呈現出傳統與現代相融合的特點。
食療養生
藥補不如食補。河南是中國食療藥膳的重要發源地之一,有著悠久的歷史和豐富的實踐經驗。其食療文化注重食材的質量和新鮮度,以及烹飪手法的精細和營養搭配的合理性。
常見的食療方式包括食用紅棗、枸杞、山藥等補血養肝、健脾和胃,食用黑芝麻、核桃等補腎益精、烏發美容;食用綠豆、紅豆等清熱解毒、利尿消腫。
運動養生
河南地處中原,有著豐富的民間傳統文化活動,如太極拳、舞獅、秧歌等,這些都需要進行長時間的運動鍛煉,有助于提高身體素質和健康水平。其中,太極拳正是起源河南,,在河南有著深厚的文化根基和廣泛的群眾基礎,具有增強身體素質、促進血液循環、增強關節靈活性°等作用。
同時,河南人注重利用自然環境進行養生,如進行戶外散步、登山、游泳等活動。
心態養生
保持好的心態,是養生的重要內容。一聲“中”,道出了河南人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。他們在面對挑戰和困難時,通常會以樂觀的心態去面對,積極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。他們注重家庭和諧和人際關系,認為家庭和睦、友善的社交關系對保持心理健康非常重要。
此外,河南人也注重傳統療法,如針灸、拔罐、艾灸等,幫助緩解身體不適,以及促進身心健康。
無限極健康養生理念建議您:
喝湯好處益處多多,但需要注意因人制宜、適量飲用。養生同樣如是,因地制宜,充分考慮個體差異和環境特點。然而,無論身處何地,我們都需要注重“四合理”的生活方式,通過保持營養均衡的飲食、規律的作息、適量的運動和穩定的心態,更好地維護身心健康。
0
換一換
0
無限極服務
微博
無限極(中國)
無限極視頻號
紛享薈商城